NY_T 1299-2014 农作物品种试验技术规程 大豆
ID: |
9E74BCA1456C42FA90AE06E79DAE7460 |
文件大小(MB): |
0.74 |
页数: |
18 |
文件格式: |
|
日期: |
2024-8-14 |
购买: |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65.020.01,B05 NY,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1299—2014,代替 NY/T 1299—2007,农作物品种试验技术规程大豆,Regulations for the trial technology of crop varieties-Soybean,20147077 发布2015-01-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NY/T 1299—2014,—, 上ー —1—,刖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NY/T 1299—2007《农作物品种试验技术规程 大豆》,本标准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农业部相关规章及大豆生产、育种发展新形势对NY/T,1299—2007 的修订,本标准与NY/T 1299—200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术语与定义中增加了对参试品种与对照的表述,并对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的定义重新进行了,修改;,— —明确了生产试验的设计,有利于试验人员操作;,— —对试验点的数量、生产试验参试品种的数量都做了具体界定;,— —增加了生产试验田间调查记载与收获计产项目,减少工作量;,— —区域试验中调查记载和室内考种项目将粒用型和鲜食型分别记载;,— —区域试验中参试品种产量结果表中增加了收获面积中的收获株数的记载;,— —增加了 DNA分子检测和转基因成分检测及鲜食性品种品尝鉴定内容;,— —明确在试验汇总中试验异常情况如何处理;,— —明确在对照出现异常时的产量标准;,— —增加了附录B,品种试验调查项目及标准,便于试验人员按标准记载,本标准由农业部种子管理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山西省农业种子总站、吉林省种子管理站、辽宁省种子管理,局、安徽省种子管理站、河南省种子管理、山东省种子管理站、河北省种子管理站、北京市种子管理站、四,川省种子站,本标准主要起草大:谷铁城、何艳琴、闫晓艳、吴存祥、杨中路、姚先玲、裴玉荣、王佳、燕宁、雒峰、毛,瑞喜、鲍聪、陈立军、韩友学,本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NY/T 1299—2007o,I,NY/T 1299—2014,农作物品种试验技术规程大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大豆品种试验方法与技术规则,本标准适用于大豆品种试验工作,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4404. 2粮食种子豆类,NY/T 3谷类豆类作物种子粗蛋白质测定法(半微量凯氏法),NY/T 4谷类油料作物种子粗脂肪测定法,NY/T 1298农作物品种审定规范大豆,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1,区域试验 regional variety trial,在同一生态类型区内,选择多个有代表性的地点,按照统一的试验方案鉴定参试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品质、抗逆性及其他特征、特性的试验,3.2,生产试验 yield potential trial,在同一生态类型区内,对区域试验中表现优良的品种在接近大田生产条件下,进行的多点验证试,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的定义参考《种子法》表述,3.3,参试品种 testing variety,指区域试验或生产试验中被鉴定的品种,是大工选育或发现并经过改良、与已知品种有明显区别,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稳定、一致,且具有符合品种命名规定名称的品种,3.4,对照品种check variety,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的参照品种,应为通过审定且为本生态区生产上的主栽品种,4试验设置,4. I试验类别,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4.2试验区、试验组划分,试验区主要依据农业生产生态区域和播期类型划分,试验组主要根据品种的生育期划分,ny/t 1299—2014,4. 3试验点,4.3 . 1试验点选择,选择具有生态和生产代表性,技术力量、基础设施、仪器设备等试验条件能满足试验要求的地点,4.3.2试验点数量,同一组内区域试验试验点数量不少于8个,生产试验试验点数量不少于6个,试验点数量和地点保,持相对稳定,4.4 试验地的选择,交通便利、地势平整、肥力均匀且能代表当地肥力水平,排灌方便、前茬一致、远离高大建筑物、高大,树木和高秆作物,单季条件下两年、多熟制条件下一年以上(含)没有种过大豆,无菟丝子和大豆胞囊线,虫病等土传病害,4.5 试验设计,4. 5.1区域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小区面积不少于12 m2,小区行数不少于4行,试验地周围设立不少,于4行的保护区(行),4. 5. 2生产试验,采用对比法设计,每品种面积不少于150 n?,行数不少于8行。试验地周围设立不少于4行的保护,区(行),4.6品种数目,4.6. 1区域试验,同一组内的品种数(含对照)为6个.15个,4.6.2生产试验,同一组内的品种数(含对照)不多于6个,4.7 对照品种,每个试验组设置1个.2个对照品种,4.8 试验年限,区域试验年限不少于2年,生产试验年限不少于1年,5试验种子,按试验方案要求提供足够数量种子,质量应达到GB 4404.2原种标准。不得对种子进行拌种、包,衣等处理,6播种和田间管理,6. 1播种期,按试验区组所在生态区生产特点确定,6.2 密度,根据试验组所在区域大豆生产上常规密度和品种特点确定。在同一区组内,所有区域试验品种的,播种密度相同,生产试验密度依据当地生产实际并参考育种……
……